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校引起热烈反响。师生们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教育强国做出文理贡献。
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党委书记黄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科学指出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释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聚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要聚力实施学科优化布局战略行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构建以文理工为主体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要聚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锻造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要聚力实施塔石人才工程,显著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党委副书记、校长侯忠明: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提供了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我们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指引,以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为着力点,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关键要素改革,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到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奋力谱写“教育强国、文理何为”的崭新篇章。
勇担教育强国使命,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务处处长陈熙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名教学管理服务工作者,我深知责任在肩、使命重大。目前,学校正处于申硕攻坚的关键时期,对于学校教学工作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持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强化课程、课堂建设,着力智慧课堂和数字教学,着眼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助力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春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育教改革,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侯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必须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随着以大模型、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业格局正面临重大变革,同时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学院将继续推进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的建设,切实解决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怎么融合、在哪儿融合、怎样深度融合的问题。一方面推动申硕攻坚,整合内部资源,消除学院、学科、专业、团队之间的障碍,促进人才链、创新链、技术链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吸纳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合作渠道,推动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共同进步。
团委书记成华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青年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担当起建设教育强国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团结引领全校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文理通达、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潜心教书育人,为学校“申硕攻坚”贡献力量
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满30周年教师代表严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幸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能够投身到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学校正处于申硕攻坚,奋力实现从第二次创业向第三次创业迈进的关键期。我们应当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神圣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发扬塔石精神,持续推进塔石工程,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塔石领军人才、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赖川博士: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这对于我们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也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本质内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并践行教育家精神,扎根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以塔石精神为引领,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推进化学、化工、环保材料类人才贯通式培养,激励和引导毕业生投身科技报国事业,切实答好“教育强国、高校有为、教师有责”的时代课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优秀教师代表白海博士:作为四川文理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我校高速发展、申硕攻坚的关键时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我深感其高瞻远瞩、振奋人心。“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奋斗方向。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从建设到建成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我们要以总书记的讲话为引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优秀教师代表彭小利博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如璀璨灯塔,照亮了教育前行的道路;如春风化雨,激励着四川文理学院的每位师生。我们身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寄语,也是对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四川文理学院申硕攻坚关键时期的明确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热忱,携手并进,为学校迈向新高度、冲刺申硕目标贡献力量。
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张俊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深刻透彻,视野高瞻远瞩,充分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切关怀。我深感振奋,深受教育,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和对教师队伍的深情厚爱。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身作则,激励并带动康养产业学院同仁共同铭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为学校“申硕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第十一届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胡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提振人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受启发。在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同时,要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答好“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课题。
努力锤炼本领,争做挺膺担当的拼搏者
文学与传播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张腾悦:人才造就国家强盛,从古至今国家的兴盛和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现如今,无数青年,正在争先恐后地挤进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做一粒好种子,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立足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努力锤炼本领,提高自身能力,方能成就自己的一片天地。
数学学院2023级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邬婧媛: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着我们的心,汇聚着青年一代的非凡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应当扎实基础,稳步前进,学而思,思而钻,培养创新精神,钻研精神;应当自律,自立,自强,审视自我,以德培己,服务社会;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当立志报国,做挺膺担当的拼搏者、创新者。
政法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李富丽: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是复兴之基”讲话振奋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这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大学生,在深受鼓舞的同时深知应该更加努力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承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将自身所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用扎实的研究成果投身教育实践,为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为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