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以“坚毅”为犁,深耕学科沃土,在川东大地播撒农学新绿,以巴山的坚韧,破译土壤的密码,让每一粒数据,在田间生根发芽;以“筑梦”为责,汇聚创新智慧,在塔石平台上架起科研阶梯,让秦巴山脉,乘科技的翅膀,把论文里的字句,化作丰收的奇迹。刘小容老师以科技工作者的赤诚扎根老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数据书写担当,生动诠释着“塔石精神”的真谛。刘小容,四川达州人,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专...
2025
在四川文理学院“塔石人才计划”持续推进、科研强校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正日益成为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将学术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更是每一位教师扎根地方、回馈时代的重要使命。朱仕金老师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者。他长期深耕中国古代法律史与基层司法实践,将学术追求扎根于地方需要,以专业智慧积极赋能地方法治建设。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
2025
在四川文理学院“塔石人才计划”持续推进、科研强校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一批青年学者正以昂扬的姿态扎根地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做进产业里。他们既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者,也是田埂上的实干家。郑晓斌老师便是其中之一。他怀揣着对农业科学的热爱,从中国农业大学来到达州,深入田间地头,用一项项扎实的研究,为当地特色农业的绿色发展注入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郑晓斌老师。聆...
2024
202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饮水思源,我只想为党为国家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刘景蒿刘老师现年94岁,是我校的离休干部。1986年,刘老师从我校离休,离休前一直在我校马列主义教研室任党史课教师。“离休”不是“退休”,是因为刘老师在建国前就从事地下革命工作。革命工作和教书育人是刘老师永不褪色的初心和坚守,她一心向党、红心育人,践行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入党誓言。走向革命一心向党...
2023
一份兴趣,书写了一名教师与三尺讲台孕育桃李的故事;一些偏见,谱写了一名体育教师与科研达人相得益彰的故事;一次查阅,铸写了一名研究者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相见恨晚的故事;一份责任,续写了一名院长与申硕赓续奋斗的故事。他是孙亮亮,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获得者。13年来,他躬耕杏坛育桃李,初心如磐谱华章。躬耕杏坛,至真至诚,他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守望者”真诚是永远的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