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简报专题报道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发布时间:2024-12-13 编辑:张莉;审核:姜仕华、周頔 点击:

12月9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简报“对标竞进 争创一流”工作专刊第176期以“四川文理学院‘引、育、管、服’筑牢人才队伍建设塔石”为题专题报道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原文如下:


四川文理学院“引、育、管、服”筑牢人才队伍建设塔石

一、分层分类“引”,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

制定《四川文理学院塔石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建立人才分层分类引进模式,设置六大类型七个层次,采用编制内全职引进与编外年薪制全职引进并行的方式,面向海内外延揽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才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共收到海内外优秀博士发来的求职简历1000余份,经严格考核,先后引进博士117人,其中A类人才1人、B类人才9人,C类人才88人,D类及其他人才19人,学校博士教师数从2022年底的76人增至234人,博士教师占比从8.51%增至23.28%,其中编外年薪制全职引进62人,占引进博士总数的53%。人才引进数量与质量相比往年均有大幅度提升,与对标院校西安文理学院博士占比差距逐步缩小。随着高层次人才数量的增加,人才效应逐步显现,2024年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近40项,获批数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单个省级纵向项目到账经费突破100万元。

二、耐心细致“育”,铺筑人才成长“快车道”

制定《四川文理学院塔基人才成长计划实施办法》,设置教学成长和科研成长两个项目,以“保底资助基数”+“成果追加绩效”的政策,激发中青年人才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活力。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已评选首批塔基人才80人,其中教学成长型人才25人,科研成长型人才55人。在今年获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中,7项来自塔基科研成长型入选人才;制定《四川文理学院塔尖人才成就计划实施办法》,分类设置数量有限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岗位,采用聘期合同管理方式考核绩效,为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或专业带头人,引领教学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已评选首批塔尖人才9人,其中塔尖“领军人才”3人,塔尖“创新人才”6人。在今年学校获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中,有2项来自塔尖领军人才、3项来自塔尖创新人才。有2名塔尖人才获评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近两年,学校新增省级及以上学术头衔的教师达7人。

三、科学规范“管”,拓宽人才发展“新空间”

制定《塔石人才特聘教授(研究员)、特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实施办法》,突出代表作评价,拓宽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人才评价体系。2024年,学校新入职博士人才中通过特聘制度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6人,其中正高3人,最年轻的教授仅31岁;制定《教育教学类项目及成果分级认定办法》和《科研业绩分级认定办法》,实施教育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分级分类认定,根据学科特点为人才分类提供评价依据,让所有做出贡献的人才都有成就感获得感;修订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等,改进科研评价机制,突出重实绩的评价导向,着力探索标志性成果、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及影响,建立与人才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体系。

四、用心用情“服”,优化人才环境“宾至归”

制定《四川文理学院塔石人才特区建设方案》,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构建“立体化”人才特区,规划建设200个工位和学术研讨室,其中180个工位已投入使用,已有114名博士陆续入驻;建立党委领导班子联系博士人才制度,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主动了解人才诉求,充分体谅人才心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切实解决博士子女入学、家属工作调动、人才公寓入住等实际问题,精准服务人才需要,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关爱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争取达州地方政府的人才支持政策,不断优化学校人才发展环境。近年来,学校3名博士教师获“达州市人才市长奖”,49名博士免费入住达州市人才公寓,博士人才均享受“达州市达人英才计划”,子女全部入读达州市优质中小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