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校教师出席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论坛

发布时间:2015-07-15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宣传部 点击:

    7月10-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毛泽东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论坛暨“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研讨会在毛泽东同志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晓宗、刘永亮为论坛提交论文并应邀出席论坛。徐晓宗老师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对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评价要以“历史决议”为基本依据》的学术交流发言。
    徐晓宗在发言中针对当前社会上对毛泽东及其时代的一些错误认识,认为对毛泽东及其时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不是一个单纯的历史认识问题,它始终都更是一个中国社会未来走向问题。尽管有的左派可能是毛泽东时代的受益者,有的右派可能是毛泽东时代的利益受损者,但对相当多的青年一代却不能简单地作出这样的归类,这就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非历史性和非局部性,以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中国未来政治生态的重要影响。他说,目前存在的极左派和极右派的言论值得警惕,因为他们互相对骂、“左右互搏”的结果,必然造成社会大众的思想混乱和信任缺失,造成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不满和社会秩序的敌视,都有可能成为某些势力“扳倒中国”时的借助力量,都有可能导致中国发生“颠覆性错误”。
    他说,化解围绕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问题上的左右矛盾,需要回归到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历史决议”一方面肯定了毛泽东及其时代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实事求是地承认了毛泽东及其时代所犯的错误,但强调了贡献是主要的,还分析了所犯错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他说,“历史决议”的立场和观点应该得到尊重和坚持,但对有关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认识也应该得到深化和具体化。当前并不需要新的“历史决议”,但需要理论工作者运用“历史决议”的立场和观点,对争议较大的历史事件及人物作具体的分析、梳理和理性、中肯与公允的评价,而对毛泽东及其时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重点。
    徐晓宗老师的发言得到与会不少专家学者的认可。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研究员、山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唐洲雁研究员、湖南省委宣传部李湘舟巡视员、湖南省社科院院长刘建武等一批专家在论坛上作了学术交流发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