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联合达川区实验小学在达州市红军烈士陵园开展了“清明祭英烈,薪火永传承”大学生携手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清明祭扫活动。

参加活动师生合影
师生代表徒步抵达烈士陵园,在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前开展主题宣讲,讲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和《烈士褒扬条例》,阐释新时代英烈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全体师生代表肃立默哀行礼,党员代表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1949年解放达州的冲锋号角穿越时空共鸣。

青年学子默哀
“今年是我第三年参加祭扫活动,三年前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正是在参加一次又一次的“思政课”“实践课”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名预备党员。清明祭英烈,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接力传承,通过“行走”,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让我们在实践体验中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引导我们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继承光荣传统。”学院学生党员、团学骨干霍静说。
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代表向烈士献花,为烈士墓碑扫墓描金护碑,擦拭碑文,逐一清扫陵园垃圾,陵园讲解员同青年学子深入交流,讲述烈士事迹。青年学子手持金笔,小心翼翼地在纪念碑上描绘着先烈的英名,每一笔都饱含着对英雄的悼念与崇敬;每一项活动都激励青年学子要以英雄先辈为楷模,在缅怀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自觉担负起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学生代表依次献花

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青年学子为墓碑描红
本次清明祭扫活动将思政教育与红色实践相融合,通过“大手拉小手”,建构“行走的红色课堂”。未来学院将持续性与地方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持续性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英烈精神为指引青年学子,让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照亮新时代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