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天宏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2015-04-09 作者:撰稿:徐军伟;初审:邓杰 编辑:宣传部 点击:

    4月8日下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天宏教授在莲湖校区作题为“文史专业读书方法”的专题讲座。
    杨教授引经据典、博古论今,根据前人读书的心得体会和自己的总结概括了五种读书的方法:出入法、计量法、通读法、复读法、购读法。杨教授说,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有从实践中学、有从书本中学。文科的学人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是从书本中学。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书要一辈子读下去,读书也要讲究方法。出入法讲究“见得亲切,用得透脱”。首先是入,汲取前人的知识;而后能出,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计量法注重读书量的规定性,进行一定量的阅读,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读法是说读书要完整的读,不要挑读和跳读。复读法是对一本书、一种书反复读,终身读。把书中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烂熟于心,成为自己做学问的根基。购读法就是购买书读。学者购书、藏书、读书,在自己的书斋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构建自己的一方天地。杨教授通过对五种读书方法的讲解,引领青年教师如何治学研究。
    杨天宏,四川大学博导,二级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获四川省政府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次、三等奖四次,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博士论文2003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四川大学“214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席。
    杨教授治学领域宽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及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6部,译著2部,参与编写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24篇在国家权威级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1篇)、《历史研究》(11篇)、《近代史研究》(12篇)上发表,39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已经发表的著作总字数超过400万字,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本次讲座是新进青年教师培训班第十次讲座,副校长李壮成教授主持,新进青年教师、辅导员、机关行政人员共百余人到场聆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