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兴亮博士应邀到我校作题为“辛亥革命的媒体思想探索”的学术讲座。文新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杜松柏教授担任主持,文新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中,李兴亮博士主要介绍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辛亥革命媒体的思想探索”。他从辛亥革命时期媒体思想的内在逻辑,对“革命”等词语做了深入的话语源流考证。他认为,在当时,“革命”与“改良”只是实现社会改革目标方式和侧重点不同,在精神实质上存在同一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等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代表都充分利用报刊媒体来表达不同的政治诉求。革命派孙中山注重媒体鼓吹革命的宣传工具作用,在《民报》“发刊词”中大力宣传民生主义;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或立宪派)则注重报纸推动社会整体改革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但是不管是革命派的“灌输人心”还是改良派的“新民学说”都旨在呼唤民众,改造社会。对媒体的社会改造功能的自觉重视,是辛亥革命时期传媒人留下的重要思想遗产。
李兴亮,四川万源人,系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汉语言专业92级毕业生,2004年在四川大学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英国西敏寺大学中国传媒中心访问学者。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传媒与区域发展,网络传播、影视文化,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有《疼痛的声音》等著作。
讲座由学校科技处、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主办、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