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文学与新闻学院杜松柏教授在莲湖校区作题为“《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矛盾性的文化阐释”的学术讲座。
杜松柏分析了宋江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宋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并从文化角度阐释宋江形象矛盾性产生的原因。杜松柏指出,历代学者对宋江的评价,差别非常大。褒扬者说他是“忠义之烈”;贬斥者说他是“盗魁”;综合论者认为,宋江形象是多个阶级、阶层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思想倾向、道德标准、群众心理综合作用的体现。杜松柏从文化角度对宋江形象矛盾性进行解读。他认为,宋江从历史真人到艺术形象,经历了史书记录、民间流传、文人加工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代表的不同阶层的文化烙印深深地刻在宋江这个人物形象上。他是庙堂文化、士人文化、民间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体现出雅俗合体的特征。宋江形象取材于历史真实,寄托了作者自己的英雄崇拜和人生理想。儒家的忠孝思想对墨家的侠义思想的斗争和消解,使宋江完成了从侠肝义胆到奴性愚忠的转变。随着故事的发展,宋江思想行为在不断转变,充分体现了宋江形象的内部矛盾性。
文新学院副院长曾宪文主持讲座并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杜教授从文化角度分析了宋江形象的矛盾性,使大家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与学术的趣味。文新学院师生近200人听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