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莅临我校,为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两院师生作了题为“梁武帝与佛教”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社科系訚耀辉主任主持,我校“学报”副主编邓杰博士等人到场聆听。
黄教授的报告从典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引入,首先介绍了佛教的起源、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发展的几个阶段、佛教在中国和佛教文化。他认为佛教自公元前98年传入中国,到唐代已发展成8个派别,对中国后世历史影响巨大。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是南北朝时期梁王朝开国皇帝,相传是汉相国萧何后裔,自幼好学,文武之道兼而习之,是萧齐王朝“八友”之一。相传身着布衣,木绵早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在位48年,重用寒门、注重教育,依法治国,改革财政,重视民生,提倡节俭,外交周边。梁武帝信佛,曾四次出家,但每次出家,费了国财,便宜了佛寺,为亡国埋下祸根。梁武帝重视佛教理论研究,设法会、倡素食、修庙宇,对中国佛教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吃素食影响至今。梁武帝一生勤政,但晚年昏庸,竟被活活饿死。
讲座持续两个小时,黄教授渊博的学识和精彩的讲解打动了在场师生。讲座在师生们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