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达州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大学生想逃课?没门!——四川文理学院传媒系实行“拍照点名”绝招》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全文如下:
上选修课时,一些大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请同学帮忙应付老师点名的情景早已不是新闻。有的大学生甚至是“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今在四川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系,这种要么找人“签到”,要么以各种理由请假睡懒觉之类的“蒙混过关”招数都已失灵——拍照点名法将使逃课者无处遁形。
原来,该院传媒系2011级6班本学期推出了一项上课“拍照点名”法,即课前由指定同学拍摄教室全景照,课后上传至班级微博并@(提示)班主任,班主任老师通过全景照查看“漏网之鱼”。“班上有几个同学过去经常缺课,现在每节课都来了。”学生夏江美告诉笔者,自从班里推行拍照点名办法以来,班上的出勤率明显提高,一些缺席专业户也“露面”了。
“拍照查缺”方式经校园贴吧和微博扩散后引起许多师生关注。一些学生质疑这种方式本末倒置,不应该以“捆绑”的方式逼迫学生上课,“如果课堂不具吸引力、内容枯燥,老师照本宣科,恐怕学生们会‘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更多的同学表示支持,“刚上大一本来就应该好好上课打牢课程基础,点不点名都不该随意逃课。”
作为拍照点名的发起人,现在每当班上有课,李彦翰老师就会立即登录班级微博看图查人,第一时间掌握出勤状态。“拍照点名只是一个信号,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课堂,能够珍惜大学时光,不要荒废。”李老师称,为了在大一新生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决心改变传统的签到、点名方法,借鉴南京一高校实行的课前“拍照”方式。“3月27日早上英语课,全到!”作为班主任委派的微博拍照委员,岳媛媛同学在微博中进行了“文配图”报告。
据悉,文化与传媒系2009年成立以来,狠抓学风建设,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由原来单一的学习委员上课考勤方式变为2010年的“明暗”两条线考勤,同时将学生上课情况上传系网页;2011年的增加了任课教师考勤,并填写《文化与传媒系学风建设.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表》;今年创新思维,首先在2011年级6班试点“拍照点名”的考勤方式。如果效果良好,今后将在全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