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达州市委学习宣传李林森同志先进事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学林森、创先进、树形象”征文比赛中,我院办公室姜约同志的《李林森赋》获二等奖。
附:《李林森赋》
李林森赋
巴山之麓兮,有县曰宣汉。县有一赤子兮,其名曰林森。是老子之流裔兮,为守常之同志①。其生也有涯兮,终年四十有二。其志也无畔兮,临死壮心不已。长五宝而活民兮,众赐以“救命书记”②。当万源之伯乐兮,“四评村官”合民意③。人号之“拼命三郎”兮,嘉其为公而忘私。母骂之以“犟牛”兮,怨其舍生而忘死。其事之入人深兮,寰宇哀其远逝。
人非钢铁兮,岂堪经年而不息。常年劳顿,遂成病体。入膏肓而不顾兮,组工事大难捐弃。独战癌魔,不加赘于组织④。扶危济困,每忘自身是病躯。日奔波而不止兮,终卧床而不起。虽知死之将至兮,犹念念不忘公事。真今世之大德兮,唯泰山堪与匹。
方其慷慨辞世兮,天闷闷而不语。云惨惨兮卷舒,雨凄凄兮迷离。万人空巷,送“百姓部长”之西去⑤。九州称颂,谱共党为民之新曲。楷范模行,恪干部之职守。美德达道,树奉献之伟形。实公仆之典范兮,人民之孝子。
呜呼!虽生命之不再兮,其英灵长存世。虽长眠于九泉兮,其音容犹在兹。虽嘿然不言兮,其精神自树立。常示以警策兮,鸣雷霆于后世:伟业尚未竟兮,同志仍需努力。
学林森之高德兮,乃当世之亟须。绝无物之空言兮,务见之以行动。当日三省其身兮,为民谋须尽忠。“三个代表”之旗帜兮,乃党性之准的。“科学发展”之观念兮,发当世之宏思。“和谐社会”之构建兮,央府应时之创举。三者之机杼兮,亿万党群之参与。行动总其关键兮,朋辈务须牢记。古之滔滔其辞者,多不能力行。口若悬河者,多不能务实。口号虽响兮,要之在付实际。林森何曾高论兮,所为必关大体。林森何曾空谈兮,所行切关群利。当践林森之力行兮,勿使学习流形式。
学先进之目的兮,乃在成为先进。欲成先进兮,必先立足本职。本职犹不能尽兮,焉成他人典例?凡真先进者,必尽责履职者也。尽责未必先进兮,观其奉献与否。为人民之牺牲者,民尊之为英雄。舍私利之小枝者,证道德之大本。林森之大可敬兮,其缘由在于斯。共党之伟美兮,千万林森之累积。吾当鞠躬而尽瘁兮,建富民强国之伟绩。
人生有涯兮,知始难知其止。共产宏图兮,赖无限之努力。以有涯求无限兮,朝闻夕死何惧?人不免一死兮,必使重于泰山。为人民而死兮,踵林森之遗迹。死而得其所兮,托有生于民利。无苟且于盛世兮,教此生空流逝。全党致力民生兮,中华复兴必及。林森幸有知兮,当含笑于天际。
注释:
①李大钊字守常。
②在2004年“9·5洪灾”中,宣汉县五宝镇突发特大山体滑坡,数万群众面临被洪水围困的险境。时任镇党委书记的李林森火速组织9个应急分队,分赴8个村、1个居委会,冒着生命危险紧急转移群众。经过10多个小时的生命大搜救,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全镇无一人伤亡。群众亲切的称呼他为“救命书记”。
③“四评村官”是李林森在任万源市委组织部长期间创造的村干部选任模式。通过“自我荐评”、“群众相评”、“组织考评”、“公开竞评”的民主“四评”,选出了大批村民满意的干部。
④2009年7月,李林森检查出患肝癌晚期,他瞒着组织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并借资15万做了肝脏移植手术,术后两个月即回到单位忘我地开展工作。
⑤2011年7月31日,李林森在达州市中心医院逝世,8月3日,达州市上万名干部群众赶到市殡仪馆,向李林森挥泪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