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7点30分,中文系“双周学术讲坛”系列讲座在莲湖校区214教室顺利开展,第二场由中文系曾宪文副教授主讲,题目是“‘存在’是一个谜——米兰·昆德拉小说管窥”。中文系师生百余人聆听了讲座。中文系党总支书记杜松柏教授担任主持,文学文论教研室主任林平副教授作了评述。
曾宪文副教授在米兰·昆德拉的研究中颇有造诣,他首先从昆德拉其人其作入手,向大家展示了这位伟大的捷克小说家不平凡的人生。身处小国的昆德拉认为“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作品表面轻松、随意、通俗,实质沉重、精致、深邃,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针对何为媚俗,何为昆德拉意义上的媚俗,曾副教授从昆德拉的作品中,提出了独到的反思和批判。在肯定其小说的核心主题——媚俗的现实批判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将“媚俗”无限扩大后最终会导致对一切价值、意义的否定。
曾老师认为,昆德拉小说表现出的相对主义智慧是其小说的特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从多方面展示了相对主义智慧:一是小说中作者和人物思想的实验性、游戏性;二是昆德拉的小说悬置道德判断;三是其小说揭示了价值的相对性。昆德拉小说以其特有的魅力在欧洲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文系文学文论教研室主任林平副教授对曾老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杜松柏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曾宪文老师的讲座,他指出大学教师要注重教学,也要重视学术研究,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术精神,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学生要从老师学术讲座中学习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并用于自己的课程学习中去。林平副教授则从道德和美学等角度高度评价了曾老师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报告。
据悉,米兰·昆德拉,捷克著名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后来加入法国籍。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