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明史学会、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主办,南京明文化研究会、明孝陵博物馆承办的“明建文帝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南京举行。我院中文系学生冉涛以达州市地方文史工作专家助手身份应邀参加研讨会。在校本科学生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这在我院尚属首次。
作为此次唯一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在校学生,冉涛同学曾多次跟随专家前往达县中山寺遗址考察,发挥摄影特长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并参与学术研究论文的整理工作。为会议提供详实的图文资料,还参与了大会主题发言论文的写作,受到与会专家的赞扬。
冉涛同学还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为明孝陵博物馆举办的题为“明建文帝踪迹图文展”的大型学术展览提供图文资料,并作为专版参加展览,获得好评。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明建文一朝的有关史实,尤其是建文帝的下落之谜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建文帝曾在达州隐居的观点得到了史学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曾就此观点专门录制了一期名为《古墓背后的秘密》专题片,面向全球播放,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达州人文历史专家的努力下,建文帝隐居达县中山寺的观点得到推广和认同。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先生,日本关西学院阪仓笃秀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教授,台湾东海大学吕士朋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徐泓教授、武汉大学谢贵安教授、山东大学晁中辰教授、刘乐一教授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计五十余人。
背景资料:
建文帝,名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1392年,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称帝,改第二年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称帝后,听从臣下之言,开始削藩。此举激发了他与各掌权叔父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爆发。四年之后,起兵发难的燕王朱棣率军进入南京,建文帝遂“不知所终”。
明清以来,直到现代,学界均非常重视对建文帝一朝历史的研究,也收获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建文朝的历史暂短,又由于永乐以后对建文史籍的禁毁,许多史事扑朔迷离,难于破解。尤其是建文帝的下落,更成一个史学之谜。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建文帝在城破之时即已逃出了南京城。这使得关于建文帝踪迹的研究成为热点,目前据资料汇总,全国约有三十处地方宣布曾留下了建文帝的踪迹。此次研讨会中,一些被认为是建文帝的后代提出了建文帝改姓何并隐居湖南湘潭、或改姓让居于山东、南京、或改姓黄居于福建等观点,而另一些研究者则提出了建文帝最终隐居地点是诸如福建宁德上金贝村、贵州安顺、四川达县中山寺、湖南长沙影珠山、汉中南郑、青海瞿昙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