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工党四川文理学院支部:部份党员赴重庆特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10-09-03 作者:农工党四川文理学院支部 编辑:宣传部 点击:

825日,结合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和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0周年,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文理学院支部党员一行六人,在农工党达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农工党四川文理学院支部主委唐华生教授的带领下,赴重庆特园、曾家岩、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民主党派成长史、奋斗史和同中共的合作史的教育。

重庆特园位于重庆市中区上淸寺西南角的嘉陵江畔,始建于1931年,由两栋相连的三层小楼建筑组成,布局典雅,错落有致。园主名鲜英,字特生,故名其宅为“特园”。抗战时期,周恩来、董必武和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同志经常在此与社会贤达、民主人士聚会,与各民主党派讨论时局发展,听取意見和建议。因此,特园是中共南方局在重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見证,享有“民主之家”的美誉。1945年,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曾三次访问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黄炎培、李济深、冯玉祥、马寅初、柳亚子等一大批民主党派负责人和社会贤达座谈问计,共商国是,重庆谈判的许多细节在此形成。展览以实物、照片、雕塑、声光设施等形式展出了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的成长、发展历程,以及在同国民党反动派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与中共结下的深厚友谊,并最终走上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光辉道路,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使全体同志深受教育,更加坚定了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紧密同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信念。在曾家岩,农工党党员们对中共南方局在当时坚苦的环境中努力工作表示由衷的钦佩;在白公馆、渣滓洞,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精神、信仰和勇气肃然起敬;

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得到了中共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党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并拨出了专款,院办也尽力提供了方便。同时,唐华生教授一行还与重庆文理学院宣传统战部的负责同志就高校民主党派的组织、活动与领导支持等方面广泛交换了意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