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校校友贾飞新书首发式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2-12-25 作者:宣传部 编辑:宣传部:王晶 点击:

    据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12月21日下午,青年作家、我校校友贾飞新书《除了青春,一无所有》(又名《中国式青春2》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京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馆报》、《北京晨报》等30余家媒体记者见证了这部青春文学力作,并进行了采访。
 

                    “我与王蒙都是20岁左右因青春小说成名”

  新闻发布会上,青年作家贾飞谈到了自己的创作历程。他称,自己18岁读高三时开始写《中国式青春》系列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式青春》,22岁写第二部《除了青春,一无所有》(又名《中国式青春2》)。两部小说的出版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影响,并受到了一定的好评。“其实,我和王蒙一样,都是20岁左右写自己的青春故事,并因共鸣性青春文学而成名。从这一点看,我认为作家都具有相似的特质,只不过他们表现的方式,出道的早晚有区别。”
  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宰艳红也认为,许多著名的作家最开始都是因青春小说成名,并逐步踏上文坛,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比如六七十年代的王蒙,因为《青春万岁》而声名鹊起,再到后来的梁晓声,凭借《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宰艳红称,青春文学或许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起点,但是绝不是终点。她告诉记者,在看完了贾飞的《除了青春,一无所有》,很是欣喜和震撼,小说中不仅具有先锋思想,同时还能找出一定的时代厚重感,这些都是一个伟大作家创作前期应该具备的素质。

                 向青春开刀着力“寻根”  扒开大学教育的皮

  发布会上,贾飞还向各位记者介绍了写作此书的背景和时间。“这本书,是我2008年写的,写到第三章时四川发生了5.12地震,在外面露天坝子里睡了几天之后,我们便回到了寝室,我又继续开始创作这部小说。”贾飞称,地震的特殊经历,让他对这部小说的创作主题有了重新的思考,最开始他想写的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迷惘而无知的青春。最后,他将小说的主题进行了升华和重新架构。
  “由于,地震那段特殊经历,让我感到了人的渺小,和生命的可贵。当时,我就想小说应该有着一种寻根意识,莫言向乡土和故乡寻根,那么,我就要向青春开刀,在青春岁月里去寻根。”贾飞称,有了这一想法后,他就在反思中国大学的教育,为什么大学生如此迷惘和浮躁,到底是学生出了问题,还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抑或其他什么原因。于是,小说的定位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主要写迷惘,之后想通过小说以寻找迷惘的原因,和找到解除迷惘与浮躁的方法,同时还希望该小说能够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和思考,希望他们能在小说里看到自己熟悉的影子,从而努力从灰色的雾色中走出来,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文化名家高度盛赞 鼓励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小说具有一种浓厚的电影蒙太奇特色,特别是一些场景的描写,很容易将人带进去。另外,故事情节的把握和组织,更是别具一格,匠心独运,整个故事框架看似复杂而充满悬念,实则是作者在用心的织网,使小说达到较高的境界和水平。”著名制片人哈杰夫坦言,平时自己看的青春小说并不多,但当阅读了贾飞的《除了青春,一无所有》后,十分感慨。他称,该部小说很适合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因为他描写了一代人的奋斗与迷惘,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在新闻发布会上,著名文艺评论家,原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副局长,中国记协国内部副主任成志伟对贾飞的《除了青春,一无所有》给予了盛赞和好评。“贾飞年纪很小,便有多部作品出版面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值得表扬和重视。”成志伟还鼓励贾飞以后要将写作视觉对准底层人民,要做一个为人民写作的优秀作家。
   另据悉,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在得知贾飞新书出版后,十分高兴,并表示衷心祝贺,他特别鼓励贾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坚持努力,力争以后创作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新闻来源:宣传部)
   

    简介:贾飞,四川渠县人,青年作家,1986年生,2009年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2012年,中国出版集团主管报纸《图书馆报》将韩寒、九把刀、贾飞、一草推为中国四大青年作家。2008年获团中央、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同评选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强(全国100名优秀大学生),2010年被美国《侨报》评为“中国十大80后励志作家”,是第八届“中华情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评委。 已在国内二十余家报纸、杂志发表新闻、文学作品1000余篇。获全国性文学、新闻奖励数十次。著有长篇小说《天上人间》、《明朝皇帝朱厚照》、《除了青春,一无所有》、《丢了梦想的中国人》、《中国式焦虑》、《中国式青春》系列共计7部,中短篇小说集《红唇》,散文集《文字上的歌声》,诗歌集《今夜,我骑着一匹瘦马》等200万字。《新华每日电讯》、美国《侨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FOX电视台、英国路透社、《朝日新闻》、《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图书馆报》、《新快报》、《华西都市报》、《贵州都市报》等近千家媒体对其进行过宣传报道。
  

分享到: